当前位置: > 师大故事 > 正文

师大故事

更迭的是创新,不变的是师心

——“两代师表”代代接力,打造一堂堂口碑好课

来源: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:2022-06-18 浏览:

教材、粉笔、黑板擦,传统的教学“三件套”;PPT、投屏、学习通,智能化的教学“新套餐”。三尺讲台,时代变迁,同一门课,风格迥异。有的旁征博引,在思辨创新中注入课堂新活力;有的“咬定原典不放松”,将晦涩难懂“磨”成平白易懂;有的口传心授,让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;有的寓教于乐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求真求实……“先生”们的“十八般武艺”不断变换,上好每一堂课的初心始终未变。

沉浸式辩论、打卡式提问、自发性鼓掌

这样的思政课你上过没?

夏日午后,上课铃响起,文津楼1519阶梯教室里,一场关于“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”的讨论会,在授课教师吕越颖的组织下“鸣锣”开场。点开大屏幕,不断弹出大家在学习通平台发布的实时“弹幕”,起身发言的同学接二连三。这堂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课上,讨论声此起彼伏,问题的答案在你一言我一语中,不断变得饱满。

2020年7月,“土生土长”的师大人吕越颖留校任教,追随自己的硕士及博士导师陈答才教授的步伐,接续讲授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》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选读》等公共思政课和专业必修课。

吕越颖喜欢在课堂上抛出发散性的问题,但不要求每个人都给出相同的标准答案,“陈老师经常说五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长呢,对于同一个问题希望大家有不同的看法。”尊重所有人的想法,鼓励学生勤思考、敢表达,最后再进行总结,把课堂拉回正轨。在一放一收、一问多答间,课堂自然“热”了起来。

陈答才的学生都知道他有一本“宝藏本”,上面密密麻麻手写着自己每一届学生的入学及毕业年份、生源地、就业单位等信息。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跨越了课上课下、校内校外,润物无声,一直都在”,吕越颖将这份来自于老师的用心和耐心“移植”到自己的教学上,即便是300多人的大班,她也能很快记住大多数学生的名字。

2021年,建党百年,吕越颖从《觉醒年代》入手,向学生发问,“如果回到一百年前你会做什么?”“我们设身处地地思考,思绪贯通百年,深深沉浸其中,下课时,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”,美术学院2021级硕士生申德钰回忆。在吕越颖看来,这是一件充满收获感、自豪感和满足感的事情。

吕越颖的课上,有电视剧和纪录片,有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,有在线打卡和远程讨论……与学生交心、和学生共情,为了上好一堂课,网络“冲浪”青年吕越颖花了不少心思。“上好一门课就像烹饪一道美味佳肴,火候是关键,面对不同学院、专业、年级的学生,还要适当调整‘佐料’。”

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”,吕越颖一直记得老师陈答才的治学“金句”,她认为无论时代怎么变化,无论科研还是教学,这样的坚守,都是不过时的。对于青年教师,这更是自己继续成长必须具备的态度,“我们教的是未来教师,除了传授知识,更重要的是学为人师、行为示范,以学生为本、以师范为本,培根铸魂、立德树人,让思政课发挥它真正的作用。”

啃原典,不停歇

欢迎来到“枯燥乏味”的文学理论课

“差点忘了,祝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!”讲台上,文学院陈越副教授声音洪亮,台下的学生都笑了起来。这一天,是陈越讲授《文学理论》课30多年来的普通一天。

这门课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,1953年建系以来便开设。理论层面的东西,容易被打上“难学”“难理解”的标签。上课前,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何奕萱有些担心,“听上去挺深奥的,怕自己学不明白”。

陈越从不回避这种“难”,绝不会让一堂课稀里糊涂地过去,相反,他要让这门课“难上加难”。“给新一届学生上课时我总要说一句:欢迎同学们来听我以‘枯燥乏味’著称的课”,陈老师打趣道。

学生觉得理论书籍艰深晦涩,他偏偏在课堂上“揪住”原典不放,没有精美的PPT,只有一页页理论文章,以及紧扣要点、结合文本的反复阐述。两节课过去,何奕萱的本子已经记满了几大页的笔记。她松了一口气,“跟着老师认真学,好像是有点理解了!”

陈越和学生一起开读书会

课上,陈老师专攻“难点”;课外,他教给学生的却是“笨办法”。“怎么学好理论?读书!至少读几十本、一百本理论书。”他反复强调,“大学的第一课堂在图书馆,要想增加理论思考的能力,就不能停止阅读。”

2020年8月,陈越文论课的学生——田延,以教师的身份回到师大。“在师大学习7年,正是在陈越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不间断的阅读和思考,才让我得以深入文学内部,从事研究工作,走向教书育人岗位。”至今,田延依然保持着每日阅读理论原典的习惯。

田延认为理论的知识要联系现实,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现在的时代。讲到网络时代文学现象时,他跟学生谈起郭敬明、韩寒、唐家三少,聊大家熟悉的网络小说,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。

文学院2019级公费师范生马瑜很喜欢这种“接地气”的讲法,“我马上就要登上教育实习的讲台了,我也要像田老师一样把课讲得通俗易懂,让学生发现文学知识原来就在身边。”

筝筝秦音,真真迷人

不仅是一门技艺,更是一脉文化

“筝之音,就像放大镜,你心里哪怕有一丝丝犹豫,都听得特别清楚。弦要按下去,音要压实,一哒哒……”六艺楼613琴房里,一师一生,两架古筝,音乐学院孙卓教授脚尖打着节拍,强弱交替,正在一对一指导2021级硕士生王冠豫练习西安鼓乐的筝曲《赚·梅花引》。这首曲子是由伟德官网《筝演奏》课程的创始人曲云教授整理编曲的。

追根溯源,上世纪80年代末,古筝演奏家曲云来到伟德官网,参与创办艺术系。直到1994年,才开创了《筝演奏》这门课,苦于当时没有古筝专业的学生,课程最先以通识选修课的形式开课。“从有学生愿意学,到后来开始招收专业学生,这个摊儿才算支稳了。”曲云欣慰地说。

“一蹬自行车就是一天,不管长途跋涉,就是要找农民集谱子、学技法。”当时曲云经常带学生们去到田间地头、村街巷陌,和民间艺人面对面,以口传心授的方式,探寻秦筝留存在民间的遗迹,将一个音色、一个技法的处理,都一一记录。

孙卓翻出少时跟随母亲曲云乡间学艺的回忆,“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细致精准的曲谱里,既蕴藏着民间艺人古老的生命力,又融合着一辈辈秦筝人的不断创新。只有这样,千百年的传统才能健康地‘活’下去。”这些话,孙卓经常对学生们讲起。对学生而言,这样的耳濡目染,不断加深着他们内心的一个念头——“我们学的,不仅是一门现成的技艺,更是一脉有根的文化。”

“立足经典,探索前沿,传承陕西秦筝流派,这是师大古筝人不变的定位,也是几代秦筝人坚守的道路。”孙卓说。一勾一扫,一压一拨,时而悠远、时而清脆,时而庄严、时而轻灵,“古曲”在“新人”手中重焕新生。

“示范一次不行就十次,十次不行就一百次”,孙卓上课的秘诀,关键就在一个“慢”字。音乐无欺,质感无言,只有经过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触弦和领会,才可能弹出理想的质感。演奏没有老本可吃,不进则退,需要常练常新。孙卓的时间,常年被科研和练琴这两件事填满。学生们,也大抵如此。

与扎根秦地的实践者、创作者曲云相比,孙卓是一个出走后的归来者。在游历世界各地后,孙卓眼前铺开一张广阔的音乐学术地图。录制线上MOOC、带领学生读文献写论文、举办音乐会讲座……她的《筝演奏》课,“学术味儿”浓了很多。

“在这堂课上收获的,远不仅琴技,还有对文化的认同、乐于钻研的韧劲儿、敢于坚持的勇气、善于表达的自信……”王冠豫很感恩,这些都将在她成为人民教师的那天,变成自己珍贵的羽翼。

1+1>2

在实践中定格对世界的敏锐感知

“设备又要‘出库’啦,来扫一下借用二维码”,新闻与传播学院304实验室,实验中心主任李喆从“库存”中取出摄相机,为同学进行设备核验。

《摄录像技术》,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门“老牌课”,最早由赵成德老师“扛起”授课任务。千禧年初,实验设备还无法触手可及的年代,为了让学生“长见识”,赵成德一直是这样备课的:搜集最新型的摄相机和编辑技术,一张张拍成高清图片纳入课堂教学。

“学生虽然没有摸到实物机器,但根据图片展示及讲解,尽量让学生有代入感。”赵成德“办法总比困难多”的精神,感染着一批批学生,李喆就是其中之一。“60周年校庆时,赵老师让我跟着他参与校庆现场摄像,口口相传,手手相授,机会太难得了!”李喆记忆犹新。

赵成德给学生们讲解摄录像技术

“老赵”退休后,李喆接班,“我给自己定下目标,要以赵老师为榜样,严谨认真,一丝不苟,让实验设备‘走出去’,指导学生把好作品拍出来。”

“老师的讲解注重细节,引导我们一步步上手使用摄录相机。光圈、快门、焦距……经老师讲解,一个个陌生抽象的参数变成了决定镜头表达的‘一笔一划’。”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书玉若有所思。

在信息时代,李喆追赶信息发展的“加速度”,“对焦”新的课程要求,“了解数字化色彩模式、颜色空间、视频格式、存储介质等基础知识,不断更新摄录像的前沿技术和理论,才能‘吃透’新机器、把握新课堂。”基于此,今年他组建了教学团队,把原来的一堂课变成“理论+实践”两堂课。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,技术日益更新,教育初心不改,看得见的是“1+1>2”的效果提升。

负责给学生打好理论“地基”的是翟梅老师,她的课上,学生们对照理论知识,实现摄像“初体验”。进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是李逸骁老师。“李逸骁老师更像我们的兄长、朋友,跟他请教问题,经常‘打破砂锅问到底’。”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妤说。实操两节课后,张妤逐渐领悟到熟能生巧的含义,反复琢磨着“长焦”和“广角”的表达内涵。

师大之师,教教人之人,育育才之才。“叮叮叮……”上课铃又响,“铁打”的讲台上,有人暮年坚守,有人初来乍到,“努力为学生上一门好课,扩一寸眼界,秉一份坚守,指一个方向,前路即光明也。”踏着前辈的足迹,“两代师表”的含义,在传承和创新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