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类别:历史文化学院2015年度学术年会通告
活动时间:08:10
活动日期:2016-1-14
主办单位:历史文化学院
活动日程安排:
一、年会议程
日期
时间
地点
议程
主持与
评议
元月14日
08:10—08:40
211报告厅
开幕式
①领导致辞
②宣布年会安排
李秉忠
08:40—08:50
中场休息
08:50—12:00
524会议室
第一组:上古历史与考古
王 晖
朱君孝
501会议室
第二组:中古历史与文化(甲组)
艾 冲
苏小华
424会议室
第三组:中古历史与文化(乙组)
贾二强
周晓薇
201会议室
第四组:中国近现代史
王玉华
217会议室
第五组:世界史
白建才
宋永成
12:00—14:30
午餐 休息
14:30—18:20
张懋镕
吕亚虎
沙武田
权家玉
杜文玉
王双怀
张华腾
王成军
詹晋洁
元月15日
08:00—09:00
曹 玮
郭艳利
刘 戈
王雪玲
韩小忙
拜根兴
黄正林
胡 舶
郭响宏
09:00—10:40
专题发言
10:40—10:50
10:50—12:00
闭幕式
① 各分组汇报讨论情况;
② 何志龙院长致闭幕词
二、分组研讨题目
记录与联络:卢中阳
序号
发言人
发言题目
1.
毕经纬
王朝与考古学文化的错位——宏观视野下的夏代考古学文化
2.
卜 琳
中国文化遗产的展示、解说的理念与方法问题研究
3.
商代晚期洞庭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祭祀模式
4.
柴永昌
申不害的领导思想
5.
葬与祭:青铜兵器的社会意义
6.
卢中阳
印加的指定服役制度与早期国家
7.
战国秦汉时期的梦幻占禳信仰——以出土简帛文献为中心的考察
8.
庞 慧
社会史理念的兴起——流变与展望
9.
王红亮
卫的分封及相关史事考
10.
作册益卣铭与大夫礼
11.
王 帅
西周金文字形书体的区域特征
12.
徐 涛
吴道子与孔子像的形成
13.
关于商周之际青铜器的分野
14.
张 寅
东周西戎考古学文化的初步研究
15.
配合-结合-融合:散议科学技术与考古的关系
记录与联络:刘 庆
汉代鄂尔多斯高原湖泊位置初考
崔建华
秦统一进程中的分封制
梁志胜
待定
论回鹘文书 的“楷体”
刘 庆
王莽改制:作为叙述、事件与评价的历史
孟洋洋
东汉时期度辽将军府考实
牛敬飞
汉唐北郊研究
《隋书·食货志》与魏晋南朝地税
传统保持,文化守护——敦煌吐蕃期洞窟“重构”现象原因再探
译经的类别与元魏齐周隋佛教的演进
王兴锋
论东汉时期南匈奴单于廷四次迁徙
清代陕西方志的修纂历程及特点
袁良勇
试论北宋士大夫的外交决策理念
记录与联络:郭海文
题目
韩国公州公山城出土“贞观十九年皮漆甲铭”考析
陈 玮
黑水城文献所见西夏归义人研究
杜海斌
唐集贤院新探
五代十国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、日本的海上贸易
郭海文
唐玄宗公主考
西夏法典《天盛律令》整理与研究
焦 杰
唐代比丘尼的种类、受戒习业及弘法活动
介永强
唐东都洛阳福先寺与日本佛教——《唐广宣律师墓志》发覆
唐代三韩贵族侨民身份的变化
薛平拴
近年来国内唐代经济史研究的一点思考
于赓哲
神仙粥、《湘祖白鹤紫芝遁法》与藏经洞——再谈敦煌P.3810文书
新出隋墓志所见大兴城城郊地名释证三题
记录与联络:侯亚伟、田武雄
侯亚伟
三棱锥:近代中国宗教救度团体之慈善思想
制度创新:中共陕甘宁边区执政问题研究
石 涛
抗战前后陕西农田水利研究
田武雄
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考论——兼谈领导人文献的编辑与研究
《平等难》、《俱分进化论》、《齐物论释》——章太炎“多元主义”思想轨迹之寻绎
阎东凯
晚清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区民间传说与地域文化的建构
升允与清末陕甘新政刍议
记录与联络:霍文勇、杨盛翔
美国民间的冷战斗士
调停吏制度的创建与1861-64年间俄国乡村社会的矛盾化解
何志龙
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看“伊斯兰国”的兴起
贺 敏
15—18世纪欧洲人视域下土耳其形象研究述评
1944年波兰华沙起义因果评析——兼论同盟国的应策分歧、斗争及影响
霍文勇
古巴比伦王朝西帕尔城奴隶买卖契约研究
Catherine Owen
Rising Powers in Central Asia:Kyrgy and Tajik Perceptions of Russia and Chinese Power
释读土耳其对中东局势的误读
梁红光
埃德蒙·伦道夫的联邦制理念及其意义
马瑞映
丝绸之路方案的国际比较研究
孙中山与苏俄在外蒙古问题上的交涉
论西方“元史学”理论的嬗变与趋向
杨盛翔
钝化的民主利器——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抽选制
张文安
古代两河流域医学中的巫术咒语
赵旭黎
苏俄军事共产主义粮食政策的多样性及其原因和本质